Breaking News

認識上交叉症候群與其結構排列


認識上交叉症候群與其結構排列
作者:許 元 Wallace Liberate training


什麼是上交叉症候群(upper cross syndrome)呢?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貧富差距發生在你身體上的現象-優勢肌群更的優勢,弱勢肌群更加的弱勢。

在肌骨系統的世界裡,所有的身體姿勢跟動作都仰賴這些肌肉、骨骼跟軟組織來完成。如果以手肘為支點,手臂前側(二頭肌)收縮,手臂後側(三頭肌)伸展,我們就會彎曲手肘做出一副要跟人阿邱霸(比腕力)的姿勢。

如果今天你的二頭肌一直維持收縮,三頭肌一直維持伸長,手臂每天維持彎曲的姿勢,那麼收縮的肌肉就會覺得很緊繃很疲勞,而伸長的肌肉就會漸漸無力甚至還可能拉傷發炎。

所以我們可以理解,在我們的頭、頸椎跟胸椎之間有著不同族群的肌肉,如果肌肉之間的工作失去了平衡過度偏向一邊,就有可能發生上交叉症候群。


而失衡的肌群分布在 右上-左下 跟 左上-右下,剛好形成了交叉狀

如果你是健身愛好者,或是想透過運動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好,可以參考下表中的肌肉,放鬆緊繃的肌肉、訓練無力的肌肉,如果過程中有任何不適或是不懂的地方,請詢問你的教練或是物理治療師、復健科醫師

緊繃的肌肉
無力的肌肉
斜角肌
頸長肌
頭夾肌
頭長肌
提肩胛肌
頸夾肌
斜方肌上束
菱形肌
胸大肌
斜方肌中下束
胸小肌
前鋸肌
闊背肌
旋轉肌袖

如果你是教練,我們可以談談怎麼更有系統、更有效率的處理有上交叉症候群的客戶。

Ø  接觸客戶

嚴謹的來說,當我們第一次接觸客戶,通常會有以下流程:

1.   評估(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-無論使用哪個評估系統或只是請客戶維持站姿觀察,請記得把客戶工作與生活的環境因素考慮進去

2.   設定教練能夠給予協助的目標(Treatment Goal)以及確定個案是否需要轉介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

3.   根據我們得到的線索推理(Clinical Reasoning)並提出假設,設計訓練動作與課表並執行

4.   最後紀錄做過的動作課表以及結果(Clinimetric

Ø  從肌肉和結構排列來分析

n  肌肉的部分
緊繃的肌肉
無力的肌肉
斜角肌
頸長肌
頭夾肌
頭長肌
提肩胛肌
頸夾肌
斜方肌上束
菱形肌
胸大肌
斜方肌中下束
胸小肌
前鋸肌
闊背肌
旋轉肌袖

原則上從肌肉骨骼的角度來看,只要放鬆過緊的肌肉、增強無力的肌肉,即可改善上交叉症候群。但眾多肌肉中逐一嘗試非常費時,過程中很可能造成教練及客戶之間的挫折感,因此我們可以從結構排列(structural alignment)獲得線索,提高訓練的效率。

n  結構的部分
u  頭部前凸

這類型的個案的胸椎不一定有明顯活動度不足,大多是頸椎前後的肌群失衡,或是肩胛骨不穩定導致。以下有幾種常見的情況:

l  頸前側深層肌群、頸夾肌 (無力)-枕骨下肌群 (過緊)

l  菱形肌、斜方肌中下束 (無力)-提肩胛肌、斜方肌上束 (過緊)

l  前鋸肌、菱形肌 (無力)-斜方肌、旋轉肌袖 (過緊)

有人說100位個案就有100種情況,我們當然不能這麼概括的去歸納,但觀察以上幾種緊繃和無力的肌肉之間的關係,或許可以更快看出端倪。

u  胸椎後凸

如果你發現個案頸椎沒有明顯前凸或是頭部前凸,那麼可能問題癥結點就會發生在胸椎,就像我們習慣的那樣-優先增加胸椎活動度並放鬆周邊肌群,放鬆胸大肌、胸小肌、闊背肌、斜方肌上束,強化菱形肌、斜方肌中下束、旋轉肌袖。通常到這邊你的個案就會覺得你好像施了魔法一樣的神奇,長年累月的老毛病突然改善許多。

如果不幸的你的個案做到這邊依舊沒有改善,建議回到評估(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)的階段,從更整體的角度去評估問題,並考慮肌筋膜、神經-動作控制、呼吸或是其他潛在的因素,必要時尋求物理治療或是醫師的協助。

參考資料:
基礎肌動學 2013/01
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 2018/01
Balancebody pilates

沒有留言